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與依琳琳有約

很多朋友也是愛喝酒之一,白酒紅酒威士忌啤酒珍露清酒乜都有,唯獨最少見的是梅酒,朋友圈間當然有好梅酒之人,其中一個朋友C小姐還特地自己種梅酒,是她教曉了我愛上這個咁特別的經驗。

梅酒大約都是女性一點的東西,我的朋友C小姐介紹我識P先生,也是愛梅酒之人,講開梅酒,他說下次吃飯,試下一個我從未試過的梅酒。

的確,我未聽過香港梅酒品牌依琳琳,春意正濃又遇上咁適合飲梅酒的機會,大約這就是緣份。

香港的泰北菜不多,大家應該都知道較清新和農村菜式其實對香港吃開重口味的習慣更有新鮮感,而愛梅酒的朋友告訴我,今晚去試一間不錯的梅酒,而和那類的泰北菜特別的夾,於是,來到了這裡,泰北風味。


泰北風味的位置不太難找,最喜歡其十分家庭式的小店感覺,沒有了那些一般泰式餐廳的油膩,反之這裡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一來到,朋友知我喜歡梳打水,他的安排,welcome drink是一杯單年梅酒加梳打的類似梅酒cocktail, 透心涼又解夏天的鬱悶,特別是剛剛從沉悶的會議中趕來的我。



食物也隨之上場,泰式鮮蝦柚子沙律也是清新到底,那些柚子是那麼的fresh,只不過朋友都太肚餓,吃不到的鮮蝦也是酸的。




酒浸雞翼是另一前菜,以梅酒釀製的雞製是非常入味,和梅酒一吃吃,是一流的享受,連雞肉也有濃濃的酒香,想不到泰式菜也有這類選擇。




自家製泰北香腸,我未試過吃像臘腸又像意大利香腸莎樂美般特別的香腸,只不過它來自泰國,那口感是像臘腸,裡,面像是加了點點糯米,卻有著意式腸的鹹香和創意,那個自家製的獨特味道,是坊間少有的。




之後的大泰北併盤,有春卷,豬頸肉,蝦餅,魚餅,泰式雞粗,串燒,全部都是那個泰式燒烤應有的一流水準,這刻送上單年浸的梅酒,那感覺勁match。



這個依琳琳有什麼特別,原來是以增城梅子和冰糖去燒酌,單年浸的感覺多點青春跳躍,感覺和剛剛的welcome drink般清新,以甜為主的based酒味不算太強,配前菜真是一流。



泰式香草大蝦,那個香氣極濃的味道,以香草為主的蝦肉爽口又彈牙,沒有平時泰國菜那些以強烈的醬汁配對,那個感覺更簡單和易得人喜歡。



這個泰式香草炒花甲反而要預訂,但這個香草炒法就和大蝦不同,以一點自家醬汁炒大大隻的花甲,喜歡那海鮮的鮮味加香草,還有那花甲的肥美絕對是令人欣喜。




開始入直路,飲完較淡身的單年浸的梅酒,隨之而來的是雙年浸的梅酒,雙年浸的梅酒更強烈的酒底,如果單年浸的梅酒是年青少女的年少無知,那麼雙年浸的梅酒就是有過去的女人,明白事理,你同樣有過去,自然一拍即合。



那種強烈,如果沒有飲酒的經驗是不懂其溫柔的,我最愛那酒身的烈,梅酒平是較清新,但這梅酒卻是濃烈和濃郁,之後的重味點的菜式在兩個海鮮,剛剛來得動人。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人會閃電結婚,要來就來,你覺得夾到咁係因為適當的時候適當的人出現,這個雙年浸的梅酒更顯得來得正好。

然後吃到的青咖哩雞,我喜歡青咖哩的辣是平易近人,那個雞件完全緊扣青咖哩味,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配菜,還有青咖哩汁必定是送飯首選。





當然朋友P小姐有品味的提議,吃薄餅送青咖哩,是另一個驚喜,薄餅一送出,熱辣辣又香又脆,泰國的確薄餅絕對不是平是你吃的那些印度差,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吃的泰北雞,用上較得別的雞種,那些雞肉當然是滑到不行,配合他們送上的醬汁,你會想起海南雞,但佢有別於平時吃的海南雞,醬汁較出色,而當然識食一定會食埋雞皮,那感覺像極我在海南島吃過的那個出色海南雞。

再送一口雙年浸的梅酒,濃烈和雞的清純,就是兩個年份不同的mix and match ,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晚上還有野做,又要趕到九龍,沒有可以試吃甜品的機會,而且衝衝來到沒有多了解這間餐廳,臨走時看到一瓶瓶的梅酒,可惜沒有辦法再飲多少少,短期內,我會再過來試多一點不同的菜式,特別是這個我新認識的香港本地梅酒品牌,也不少次次飲日本的出品,支持下本地的創作,特別係香港現在的情況,大約更需要自己人支持。

泰北風味
銅鑼灣信德街20號地下B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